[第二篇] 作战篇——行动是致胜的玄机 (第1/2页)
行动是致胜的关键,或明或暗,取决于行动者的心计。一般讲,明可以示假,暗可以为真。这是许多诡秘者的行动绝招。如果只知明斗,而不知暗争,十之八九会导致败局。此为《孙子兵法》“作战篇”之精髓。
【本篇导引】
本篇名为“作战”,实写战前准备的重要性。
由于战争对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依赖,即所谓“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”,所以战前必须认真准备。
同时,为了避免“钝兵挫锐,屈力殚贷”后“诸侯乘其弊而起”,所以“兵闻拙速,未睹巧之久”。速战可减少因战多带来的巨大耗费,也可解决补给困难。
其次,要“因粮于敌”,一方面可就地解决给养,另一方面可造成敌方的穷弊,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战争的进程。
另外,要“胜敌而益强”,只要重赏勇士、宽待俘虏,用战利品壮大自己,就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。
本篇主题词:兵闻拙速、因粮于敌、胜敌而益强。
【智慧之源】
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驰车千驷,革车千乘,带甲十万,千里馈粮,则内之费,宾客之用,胶漆之材,车甲之奉,日费千金,然后十万之师举矣。
其用战也胜,久则钝兵挫锐,攻城则力屈,久暴师则国用不足。夫钝兵挫、屈力殚货,则诸侯乘其弊而起,虽有智者,不能善其后矣。故兵闻拙速,未睹之久也。夫兵久而国利者,未之有也。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,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。
善用兵者,役不再籍,粮不三载;取用于国,因粮于敌,故军食可足也。
国之贫于师者远输,远输则百姓贫。近于师者贵卖,贵卖则百姓财竭,财竭则于丘役。力屈、财殚,中原内虚于家。百姓之费,十去其七;公家之费,破罢马,甲胄矢弩,戟蔽橹,丘牛大车,十去其六。
故智将务食于敌。
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
故杀敌者,怒也;取敌之利者,货也。故车战,得车十乘已上,赏其先得者,而更其旌旗,车杂而乘之,卒善而养之,是谓胜敌而益强。
故兵贵胜,不贵久。
故知兵之将,生民之司命,国家安危之主也。
【经典诠释】
孙子说:凡兴师打仗的通常规律是,要动用轻型战车千辆,重型战车千辆,军队十,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。前方后方的经费,款待列国使节的费用,维修器材的耗,车辆兵甲的开销,每天耗资巨大,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。
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,就要求速胜。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,锐气受挫。攻城池,会使得兵力耗竭;军队长期在外作战,会使国家财力发生困难。如果军队疲、锐气挫伤、实力耗尽、国家经济枯竭,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,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,也无法挽回危局了。所以,在军事上,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胜的情况,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技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。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有利的情形,从来不曾有过。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,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益处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