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纵横东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壮大实力 (第2/2页)
易小刀望见王玄,脑中灵光一闪,眼睛瞥向王玄藏在背后的手掌,心中明白了个七七八八。不过此时也不好追究,转身询问道:“军营并非儿戏,上了战场需将生死置之度外。你们…”
“死则死矣!”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从地上爬起,大声说道。
“好!有胆气!你日后必为我帐下先锋!”易小刀喝了一句彩,算是默认了百姓的投军。
易小刀一旦答应,百姓们欢呼雀跃,卫有明安排两名副将对来投的百姓一一登记在册,询问家中情形。未婚,独子等情况一概不要,不容商议。倒也去了一半人数,饶是如此,依旧招到了不少人。
一日光景瞬息便过,卫有明大步走入帅帐,向易小刀汇报情况:“卢离光和郑康两名匪首带兵七千,日城百姓投军者六千人,招得四千人可用,共新增一万一千人。加上五千羽林军,八千南淮军,以及五百匪兵。共两万四千五百人。”
“嚯,这么快队伍又壮大了。”易小刀叹了一声。
卫有明说道:“此次与上次不同,此次兵马皆是精挑细选,不似上次那般龙蛇混杂。只是羽林军,南淮军,匪兵之中伤者较多,一时难以调用征战。”
易小刀点头,这个不怕,他现在有钱有粮,等就是了。等这些老兵伤势恢复,趁这时间也要训练一下刚入营的新兵。
“那就交给卫将军了,对了,这些招来的人马,别老是匪兵匪兵地叫他们了,这词可太膈应人了。”易小刀提议道。
卫有明点头同意,问道:“大人的意思是?”
“给这些新招来的好汉和百姓,再建两个营如何?想想有没有什么好名字?”易小刀琢磨了起来。
“归正营和尚武营如何?”卫有明虽是武将,但是总想做一些文绉绉的事,此时迫不急的得脱口而出。
易小刀细想了一下,摇头道:“‘归正’二字仍有不妥,不如该叫‘挥征’。‘尚武’嘛,干戈止武,‘尚武’也不妥。百姓乃是陛下子民,自然是陛下之兵,不如叫‘上武’,怎样?”
易小刀喊来文房四宝,在纸上规规整整地写下“挥征”和“上武”四字。
卫有明挠了挠头:“还是大人有水平,这名字好!我这就传令。”
“且慢,日后若有江湖人士来投,都归于‘挥征’营,但凡百姓,都可归于‘上武’,就这样,不改了。‘上武’营还需勤加练习武艺,发放兵器。‘挥征’营原本就是江湖豪杰,武艺不必说,也可使用惯用兵器。”易小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。
“大人英明。”卫有明点头出了营帐,易小刀本来还想再说点什么,想了想还是算了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谁也不能把事情想得十全十美不是。
军营中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练兵,军营也比原来扩大了一倍不止。易小刀得知为了采补军需,就花费了将近五十万两,差点就哭晕在了帅帐里。惹得香莲儿嘲笑不止,就连樊俊知道了都直摇头,感叹易小刀的“没出息”。
不足十日便是除夕,之前军营中一直吵闹着要返乡过年的南淮军们,也随着李定星和香莲儿的到来,没了声音。李定星此时虽是忠意公,但是南淮旧部仍旧从心底里奉其为南淮王。南淮王来了东鲁,离家日久的南淮军仿佛一下子有了归属感,回不回家过年也不是特别重要了。
李定星为了缓解南淮军的思乡之情,时不时就差人返回南淮,不为别的,就为了南淮军们给家中捎去银两物品。这其中倒苦了王玄,每天要写上百封家信,而不少南淮军还有南淮口音,王玄根本听不懂,少不得要李定星在旁翻译。易小刀每每见此,都是捧腹大笑。
又是一日入夜,易小刀像往常一样,和香莲儿两人各捧一杯清茶,在军营外踱步。作为军营中唯一的女性,香莲儿没觉得有什么不便,只要和易小刀在一起,她就觉得十分踏实,不论什么事,丢给易小刀操心就行了。
军营不远处的山坡上,鬼鬼祟祟地出现两个人影,窥探着易小刀的军营。
“东倭人已经来了?”
“看着不像啊,那旗子上怎么写着‘易’啊?东倭语里也有‘易’字吗?”
“来投的那小子不是说朝廷派大军来了吗?也不知道人家姓什么,搞不好就是他们了。”
“嘘,先回去禀报了再说。”
两个人影说完后伏下身子,就要离开。
军营中,易小刀和香莲儿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,唯有地上的两杯清茶,仍旧在冒着热气…